302名重庆医护人员驰援吉林 患者:他们就是黑夜中的明灯
2022-04-20
从4月5日进驻长春市双阳区奢岭方舱医院,到4月6日正式开始收治患者,重庆市援吉医疗队展现了有序、高效的专业能力,受到了当地患者的好评。截至2022年4月19日18时,奢岭方舱医院共收治病患近862人,累积转院80人,已有629余人达到出舱指征,并陆续办理离舱手续。
精兵强将火速响应
抗击疫情是一场和病毒赛跑的战争,兵贵神速相当重要。接到指令之后,重庆各医院都迅速行动了起来。据重庆市援吉医疗队临时党委书记、领队代茂利介绍:“我们第一时间调集了抗疫力量,组建由11家医院、302名医护人员组成的重庆市援吉医疗队,并在4月2日当晚抵达了长春。这支医疗队集中了优势医疗资源,部分队员曾经支援过武汉,涵盖了内科、外科、呼吸科、重症医学科等专业。”
重庆市援吉林医疗队队员、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(重庆大学附属中心医院)护士黄黎银当天带了3件冲锋衣出征,他表示其中一件意义非凡:“当得知我要奔赴吉林前线,之前支援过武汉的同事,不仅向我传授了当时抗疫的经验,还把他支援武汉穿过的冲锋衣送给了我,希望我也能顺利圆满完成任务。这件衣服是一种逆行冲锋精神的传承,让我内心充满了勇气!”
03:02
4月5日,奢岭方舱医院正式开舱,首批设置近1000张床位。4月6日下午3时20分,奢岭方舱医院正式接收第一批患者(300名)。整个过程体现了重庆市援吉林医疗队的有序、高效。
多项制度保障安全
据肖骏介绍:“我们将奢岭方舱医院划分为4个病区,将302名医护人员分成两个分队,每个分队各负责近500名病患。针对妇女、儿童、老年患者等特殊人群,医疗队特别增加巡查次数、评估频次等,牢守患者的医疗安全底线。”
不过这样的日子没人抱怨,队员黄翠告诉记者:“长春的患者们都很支持我们的工作,他们看我们穿着防护服搬运饭盒很吃力,就选出了区长,每天协助我们搬运、分发盒饭,大大减轻了我们工作压力,还避免了人员拥挤。”队员唐凤婕则表示:“这些都是我们的责任,虽然我们身体很疲倦,但是每天听到‘感谢重庆大白’、‘大白辛苦了’等患者的感谢声,我们就觉得一切都值得了。”
方舱讲座大获好评
为了做好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,医疗队中的党员不仅在工作中身先士卒,还积极解决群众遇到的难题。
黑夜中的明灯
由于奢岭方舱医院患者较多,为避免夜间发生意外,医疗队每天深夜12点左右都要进行巡夜。重庆市援吉医疗队医疗组长、璧山县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丁飞介绍到,队员们需要打着小灯,逐一巡查每一张床:有的患者血压高,队员们需要去复测;有的患者有呕吐、腹泻,队员们需要再次去问诊;有些患者有发热,队员们需要再次量体温,选择合适的降温办法……不少深夜接受了诊疗服务的患者纷纷都表示:“这些医生简直就是黑夜中的明灯!”
提起巡夜的工作,钮柏琳印象最深的就是大集体生活:“方舱里面基本是轻症和无症状患者为主,这里改变了他们的生活环境,让他们首次或再次体验了集体大宿舍。绝大多数患者夜间都能保持安静,有的患者是呼呼入睡;有的患睡不着,就躺在自己的床上悄悄地玩自己手机;有的患者身体不适,也是尽量忍着等我们医生,不愿打扰身边的人。”
在方舱医院巡夜是一个体力活,可钮柏琳却对这样的日子有着别样的感情:“我作为医疗组长,我的任务是巡诊2楼和3楼的近350名患者,基本每天巡诊下来,浑身都会被汗水浸湿,但我还是会坚持去巡夜。因为我们到方舱,就是为了缓解他们的痛苦,帮助他们快速恢复。每当我在值班处坐下休息的时候,都会透过模糊的护目镜思考——也许明天他们中就有人康复出院,尽快离开这个‘集体宿舍’,但是事后他们肯定会像我怀念武汉的方舱一样,怀念这里的方舱,因为这是一个充满爱的地方。”